close

  昨日,雲博會“智慧城市·在雲端”論壇現場。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
  實習生 龍搏騰宇
  隨著去年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出爐,一場以“智能化”為主題的盛宴拉開帷幕,智能社區、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新興概念,越來越多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未來,重慶應如何走出富有特色的智慧城市之路?在昨日舉行的雲博會“智慧城市·在雲端”論壇上,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廣乾、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領、神州數碼工程院院長謝耘等提出了建議。
  把脈
  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現象
  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廣乾指出,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普遍問題包括概念不清、存在信息孤島、忽略了企業信息化和信息網絡安全問題等。
  這一說法也得到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領的認同。薛領表示,目前,信息孤島情況在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各個部門建立只適合自己部門需要的數據庫和系統,數據存儲分散,本應有機結合的社會經濟、土地、交通、人口等數據被人為割裂,無法在整個政府部門內部共享,這就導致查詢不方便、修改不方便,更無法進行信息分析和數據挖掘,容易造成智慧城市“先行區”變“孤島區”。
  神州數碼工程院院長謝耘表示,要解決城市層面的信息孤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在於不同縱向系統形成的異構數據系統,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因結構、標準等重要參數的不同、甚至相悖,造成數據交換困難。
  與城鎮化建設脫節
  “當前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並沒有相應的聯繫,幾乎是在各說各話。”李廣乾認為,無論從規劃層面還是實施層面,智慧城市與新興城鎮化都沒有形成有效的銜接,二者還需進一步融合。
  “要想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就應當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解決城市發展問題。”薛領認為,如果缺乏大數據分析處理的核心技術,智慧城市的“大腦”就不夠發達,“智商”就不夠高、能力就不夠強。同時,地方政府還應充分認識到,如果沒有足夠的社會、經濟和空間信息支撐,沒有對這些大數據的科學加工和處理,就無法進行科學決策。
  支招
  打造智慧城市應統籌安排
  李廣乾建議,我國應明確智慧城市在信息化戰略中的作用和定位,在今後的信息化重大的發展規劃及重大專項里,針對智慧城市進行相應的部署安排。同時,地方政府在打造智慧城市時,應進行統籌安排,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要求,構建智慧城市的框架。
  “建立模擬系統是打造智能城市的重要基礎。”薛領說,當一座城市處於模擬狀態時,通過數據整合和分析,可以直接模擬這個城市的企業和居民每天的社會行為、空間行為,這就可以為運動場館、地鐵等項目的選址建設提供決策依據。他建議,建立起城市平行系統“實驗室”,多做演化、情景分析和動態模擬。
  打造平臺連接人企業城市
  神州數碼工程院院長謝耘建議,重慶等城市建立的公共服務平臺,將服務平臺整合為四類服務:“我的生活”、“我的政府”、“我的支付”、“我的聲音”。
  他說,在這個平臺的市民端,以市民為中心,整合了政府各個部門的城市管理服務和城市商業服務。市民可以通過互聯網、智能終端、語音電話、有線電視、社區服務站等多種渠道,繳納水電氣費、預約醫院、查詢團購信息,隨時獲得城市服務。在服務平臺另一端,政府將獲取海量真實的城市運行數據,充分瞭解市民的需求,從而做到快速反應,科學決策。
  相關
  “家幼通”三年內全市全覆蓋
  孩子在學校是否安全,表現如何……家長總希望第一時間掌握相關情況。通過雲服務系統,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昨日,商報記者從雲博會上瞭解到,目前重慶企業開發的國內首款“家幼通”已經覆蓋了50餘所幼兒園,按照規劃,明年內將達到1500所,三年內實現全覆蓋。家長可通過PC、平板電腦和手機隨時隨地瞭解孩子情況。
  “家幼通”是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套“幼教雲”服務系統,也是國內第一個“幼教雲”。
  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劍表示,從整個“家幼通”雲服務系統來看,將帶動在線教育、兒童攝影、玩具用品以及其它增值服務等多個產業發展,眾多企業都可從中覓商機,預計到2016年,相關產值將達到2億元。
  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 重慶邀企業掘金
  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3月,重慶正式提出發展機器人產業,一年不到的時間,研發製造企業、科研機構和人才隊伍已經達到一定規模。
  致力於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的重慶,發展機器人優勢何在?思路如何?重慶又該如何實現機器人產業的“彎道超車”?昨日,雲博會進入第二天,在“重慶發展機器人的路徑與未來”論壇上,嘉賓紛紛建言獻策。
  把脈
  機器人產業主要有三障礙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給全球製造業帶來沉重打擊,唯有機器人產業逆勢增長。”市經信委副主任尹華川在論壇上表示,據初步測算,我市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達4.5萬台,這也為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這一目標提供了市場支撐,“我們計劃,到2015年打造成為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機器人基地,實現產值300億元,到2020年,爭取達到銷售收入千億元規模。希望相關企業來渝投資,一起把機器人產業做大。”
  尹華川表示,重慶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有三大優勢,首先是市場優勢,其次是具備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技術成果,第三是我市對機器人產業極為重視。
  不過,起步較晚、發展歷史短、技術水平差距等各種因素,仍然成為國內整個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
  山東華創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順表示,發展機器人產業,產品技術和質量問題、生產成本問題、國外產品的強大競爭力都是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資金壓力對民營機器人企業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北京路德瑞科總經理王東告訴記者,機器人研發投入很大,並且存在很大的失敗風險,研發一臺家庭服務機器人,可能80%都會失敗,在20%的技術基礎上繼續研發,到研發成功可能需幾百萬。
  支招
  發展服務機器人可“彎道超車”
  尹華川介紹,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重慶的總體思路是以應用促進發展,整機、零部件協同推進,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加快探索商業模式。
  目前,重慶正在大力打造“一基地三功能區”,其中一基地是重慶市機器人產業基地,三功能區是兩江新區工業機器人及其配套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區服務機器人功能區,璧山工業園區特種機器人功能區。“此外,重慶市還發起成立機器人產業聯盟,設立重慶機器人產業專項資金,並將啟動重慶造機器人試點示範工程。”尹華川表示。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中國企業在軟件開發等領域並不算短板,中國機器人產業要奮起直追,如果大力發展服務機器人,將會有彎道超車的機會。”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教授王宇俊表示。
  在北京路德瑞科總經理王東看來,服務性機器人的市場空間甚至不亞於工業機器人,對一家企業而言,這個市場規模就可能做到上百億元。
  (原標題:專家獻計智慧城市建設:打破信息孤島交換數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pibmqvdce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